人员查询 | 进入总站 | 加入收藏 |
法制山西  中外法制网主办   中国互联网协会会员单位  投稿信箱:1548650690@qq.com 监督电话:17611110565

实时·准确·聚焦

当前位置:主页 > 视频播报 >

【游山西 读历史】秦晋争霸的必争之地——茅津渡

2020-12-22 10:21 | 来源:黄河新闻网 |作者:赵伟| 点击量:
 崇尚强者,或许是我们人类的本性。比如,最近热播的历史古装电视剧《大秦赋》,又一次把战国末期秦灭六国的壮举拿出来歌颂了一番。然而,春秋时期秦国在晋国频繁打压下,只能憋屈在关中一带而不得东进中原的“黑历史”,却少有人谈及,自然也不会出现在电视剧中。两相比较下,彼有种“但见新人笑,那闻旧人哭”的感觉!
 

崤之战:秦国“旧人哭”

 那段让秦国“旧人哭”的历史,发生在春秋时期晋楚争霸间隙,秦国意图乘机东进染指中原,于是秦穆公趁晋丧而派兵偷袭郑国,后被郑国发觉而退兵,晋文公之子晋襄公出奇兵从茅津渡过黄河,以逸待劳,在晋国崤山隘道(今河南省西部洛宁县)设伏全歼回师的秦军,这便是历史著名的“崤之战”。数年后,秦穆公为报仇,出兵伐晋,从茅津渡过黄河,到崤山掩埋了当年在崤山战死的秦军骸骨,为他们发了丧,还一起在那里哭了三天。“崤之战”拉开了秦晋争霸的历史大幕,持续了几十年的“秦晋之好”的局面最终被打破。此后,秦国东进中原之路被晋国彻底堵死,晋国得以称霸中原,秦穆公只好向西发展,去找戎人的麻烦。
 

秦晋争霸的必争之地

 在这场“崤之战”中,有两个兵家必争之地值得一提。一个是位于河南省的崤山隘道,为古代中原通往关中的咽喉,历史上著名的函谷关即在此,是秦国的“东大门”;另一个是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平陆县黄河边的茅津渡,扼守晋国通往中原的主要通道。从地图看,你会发现茅津渡的对面正是狭窄的崤山隘道,如果占领这两处地方,秦国就能拿到通往河内、染指中原的“入场券”。与此相反,晋国占领了这两处险要之地,一方面可以打通南下中原的通道,另一方面能切断秦国东进中原的道路进而遏制秦国。如此险要的地理形势,自然会引发秦国和晋国的激烈争夺。
 

假虞灭虢:晋国的先机

 在这场争夺战中,晋国率先抢占了先机。早在崤之战之前,晋国就不断向南扩大地盘,剑指中原,当时的崤山隘道和茅津渡还处在虢国的控制下,其中北虢在黄河北岸的平陆,南虢在黄河南岸的三门峡。晋献公时期,晋国先后两次“假虞灭虢”,假道于虞,由茅津渡河伐灭虢国。最终,一举兼并虢、虞两国,控制了茅津渡口和崤山隘道,抢先占领了这一战略要地,这也是“崤之战”中晋国能够获胜的重要原因。
 

 直到三家分晋后,中国历史进入战国时期,秦孝公才从魏国手中夺取下了崤山隘道,并在此设置了“一夫当关,万夫莫开”的函谷关,拉开了秦国强势崛起、气吞山河最终灭亡东方六国的序幕。

(责任编辑:法制山西)
关于网站 | 网站声明 | 工作样证 | 制度规范 | 法规政策 | 人员查询 |
客户服务热线:010-86200101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邮箱:zwfz_888@163.com
京ICP备13022533号-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235号
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B2-20192888 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(京)第14416号
网站建设:华夏视点科技(北京)有限公司

 

中 外 法 制 网 版 权 所 有 ,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

Copyright ◎ copy; 2005-2020 ZWFZ.NET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